Original Posted at Malta Wood
> http://malta.spaces.live.com/blog/cns!86DB4B036D38775D!182.entry
晚上上完unique的信息资源利用课出来往逻辑那边奔,王钊说我学习热情高涨啊。想起两年半前的自己,早上的某课半个学期懒得起床去上,结果不知道竟然期中考了... 但是回忆起来,并不觉得现在的自己同那时候心境有多大的不同,大概是环境影响的良好佐证吧。执念弱的话思想也更容易被环境左右,这方面来说人毕竟只是自然造的机器;这个在自我意识着的心灵,不过是身体产生的结果之一而已。
作为上周阅读作业的《人是机器》,拖到这周一才算看完。大概那个时代欧洲人的话就是拗口,原本一直以为自己用来看书的脑袋迟钝看书慢,上课才知道大家其实都是一样费劲,不禁心中宽慰。说回这本书,其实除去翻来覆去的人名很难记住以搞清他们都是什么立场之外,还是挺直白易懂的,尤其科学论文般的部分,看起来会觉得很爽快。不过回到绕着圈子辩论的部分,又会变得行文晦涩,必须看清到底套了几个否定或反问,或是反复确定作者是不是在反讽,这般的程度。也罢,这些都是历史问题,读后感不该是写这些东西的。那么该写的东西,我在思考,又在哪一点呢?其实我这么写也挺恶意地不方便阅读是吧。。。
上周末看了课上连老师推荐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作为鲁迅著作肯定是名字非常熟,但却从没看过的东西。要说这个的读后感,真是酣畅淋漓,现代以来各种对鲁迅先生负面的评价在个人脑中沉积的印象一扫而空,从不知道鲁迅如此学术的一面,真称的上是"你所不知道的鲁迅先生"了。资料详实,有破有立,干净利落,当然演讲也不宜太长... 这篇确实可以作《人是机器》很好的支持者,但《人是机器》本篇中的资料和论证,却总让人觉得不那么简洁有力。也许用现代观点来看待有些不当,但看起来,梅特里确实只是完全从医学出发,论证只是在阐述身体对所谓心灵的决定性作用,而对认为不可知的东西,那就让它不可知去吧!似乎一切都是处在对自己观点有利的立场上,有些论证甚至放事实在那里,然后说难道这显出的道理是可以被否认的吗?书的前半至少还好,论证的步步推进足以让人感到振奋;但到了后半,论证到真正要推翻宗教观点的时候,就让人觉得论证不力,底气不足了。当然,也许只是因为我看到后半看疲了吧... 其实在18世纪中喊出这样的口号,已经是非常了不起,而且,还反射出了那时那样了不起的法国。就是这样了不起,却在半个世纪后变得一塌糊涂。
我也仅仅是在凭着一次翻阅的印象在硬写,底气不足的应该是我才对... 放段时间后再看,也许会明白更多吧。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